人類步入嶄新的世紀,中國迎來自己的時代。
中華兒女正滿懷豪情,堅定地構筑著強國崛起之堤。
強國之崛起,首先是經濟之崛起;經濟之崛起,基礎是企業之崛起。
中國實體經濟中的制造產業面臨艱難的抉擇,人工成本上漲,物價指數上揚,融資渠道不暢,外貿增速下滑,次貸危機剛過,歐債危機來襲,生產制造企業舉步維艱。
制造業面臨很多困難,也遇到很多誘惑。
樓市價格快速上漲,部分企業將資金從主業抽出,投入房地產,捂地捂樓,坐等漲價。
資本的逐利性使資金投入到各種商品的炒作中,一度出現的“蒜你狠”,“豆你玩”,“糖高宗”等,都是虛擬經濟膨脹的征兆。
驚濤駭浪,方顯英雄本色。三瑞人,自始至終不為他念所惑,不為外力所移。腳踏實地做產業,咬定青山不放松。
企業人,應該有所責任和擔當。
男兒不展風云志,空負天生八尺軀。
實業救國,不是國民時代的專利。當下,更需實業救國。
不談救國,只談就業。
歐元區經濟低迷,德國經濟卻一枝獨秀,甚至成為歐洲經濟的中流砥柱。德國經濟靠的就是制造業。
脫離實體經濟的資本運作,虛擬經濟的過度膨脹,會助推資產泡沫的形成,引發資源錯配,造成經濟體系相對價格關系混亂,只會掏空實體經濟。產業空心化的結果,必然使金融業成為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。
實體經濟是根基,制造業是萬年產業。這是不二法門。但制造業需要一種堅守的精神,德國人一顆螺絲就能做上百年,我們能做到嗎?
三瑞人每天都反躬自身,以免被物欲橫流所誘惑。
自信人生二百年,會當水擊三千里。
人生如睡蓮,成功是淺淺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花,而決定其美麗綻放的是水面下那些看不見的根和本。蓮花初綻,動人心魄,觀者如云,豈知絢麗燦爛的背后是長久的寂寞等待。
但終究也只是等待。